精神健康紧急状况与抑郁症:香港精神科专科医生林震

  • 来源:今日热点网
  • 2025-09-15 18:35:01
分享到:
  • 收藏

在精神健康的领域中,精神健康紧急状况(Psychiatric Emergency)是一个极其重要却往往被忽略的议题。根据美国精神医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的定义,精神健康紧急状况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生、导致患者或他人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或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精神状况」,需要实时介入与处理。这不仅包括明显的自杀或暴力风险,也涵盖严重的情绪崩溃、幻觉妄想发作、以及功能急剧退化等情形。

林震医生 香港精神科专科医生

在临床经验中,抑郁症是比较常见,同时亦最容易被忽视的潜在精神健康紧急状况来源。虽然许多抑郁症患者能在门诊治疗后病情稳定下来,但某些特定族群或抑郁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可能迅速恶化为精神健康紧急状况,甚至导致悲剧发生。 以下是三个高风险群体的实例,说明早期辨识与介入的重要性:

一、青少年抑鬱症:沉默中的危機16岁的高中学生阿轩近月在校成绩下滑,常迟到早退,也开始与朋友疏远。父母只以为他叛逆,直到某晚他在社交平台写下: 「世界若没有我,应该会更好吧。」才惊觉事态严重。经临床判断后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合并自杀意念。

青少年因情绪表达方式未成熟,常以反常行为表达痛苦,如退缩、攻击性或自残。 若未及时发现,可能突然演变为自杀行为,这正是典型的精神健康紧急状况。世卫组织研究指出,每年有超过72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是15–29岁群组的第三大死因,这凸显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二、产后抑郁症:在喜悦背后的崩溃

刚诞下第一胎的30岁母亲阿芳,产后初期因为夜间喂奶与缺乏支持情绪变得低落。三星期后,她开始出现自责、失眠、对婴儿缺乏连结感,甚至出现幻听,命令她伤害自己和孩子,此外家人也发现她渐渐失去照顾孩子的能力。

产后抑郁症不单是「妈妈心情不好」这么简单,重度产后抑郁症患者也可以出现思觉失调症状(psychotic symptoms),这也是精神健康紧急状况之一,具有高自杀与伤害婴儿的风险。根据统计,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大约每十名产妇当中就有一人患有此病,但因情绪可以急速恶化,需尽快进行干预治疗。

三、老年抑鬱症:被誤解的沉默

75岁的退休教师陈伯,因太太去世后愈加沉默寡言,拒绝与子女同住,自觉无用、无希望,甚至停止进食,还出现严重的记忆退化(变得善忘、荡失路和开始失去自我照顾能力),其家人最初以为他患了脑退化症。在家佣发现他服用多种安眠药后送院,才被诊断为严重抑郁症并自杀企图。

老年人常因身体病患与社交孤立导致抑郁,但其表现可能较不典型,像是疲倦、食欲差,重度的老年抑郁症可以出现假性失智症 (Pseudodementia),这现象比较容易被误诊为早期的脑退化症 (Dementia)。由于开始失去自我照顾能力,这也可以界定为精神健康紧急状况。 此外老年人自杀完成率高于年轻族群,代表一但出现自杀意念,其风险更大,因此一但怀疑,便应启动精神健康紧急状况评估。

精神健康紧急状况的早期介入治疗

精神健康紧急状况的处理强调「时间即关键」,与中风或心肌梗塞类似。若能及早辨识抑郁症患者出现急性恶化,如:

●出现自杀念头、计划或行为

●严重失眠、进食障碍导致身体衰竭

●思觉失调症状(妄想、幻听)

●自我照顾能力急速下降

便应尽快转介精神科评估,尽早进行干预治疗,必要时需要安排住院处理。假如抑郁症演变成顽治型抑郁症(Treatment Resistant Depression) — 即是当患者接受至少两种不同机制的抗抑郁药物后,抑郁症状仍未改善,这个情况也会增加精神健康紧急状况的风险。

早期干预治疗主要分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治疗团队会因应抑郁症患者选择合适的心理治疗方式,当中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家庭治疗、婚姻辅导、正念疗法等等。抑郁症背后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脑内的分泌物(例如血清素、多巴胺、退黑素、谷氨酸) 出现失调现象,治疗团队会因应抑郁症患者的不同病征,选择合适的口服抗抑郁药作出治疗。假如出现精神健康紧急状况现象,除了心理治疗和口服药物,也可以选择住院疗程、脑电盪治疗或比较快速的喷鼻抗抑郁治疗。

抑郁症虽常见,但在特定情境与族群中可能转化为具生命威胁的精神健康紧急状况。 我们需要打破对精神病的误解与偏见,保持警觉与建立包容和同理的态度。对家人而言,懂得辨识早期警号、保持开放沟通渠道,以及不羞于寻求专业协助,是守护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对精神科医疗团队而言,辨识高风险群组、提早介入与实践全人护理,是守护心灵健康、预防悲剧的责任与使命!

总编辑:郭芷琳

 

 

关键词: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