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顺德水道护岸工程:“豆腐块”上筑起“钢铁长城”

  • 来源:今日热点网
  • 2025-10-19 12:04:43
分享到:
  • 收藏

“这些年雨水大,顺德水道大堤的坡脚被冲刷得厉害。你看那片河湾,原先有整排的护坡林,现在垮得只剩两棵了!”淅沥的雨帘下,村民老廖撑着伞望着裸露的河岸连连叹息。项目经理潘庆杰顺着他的目光望向远处整齐排列的塑钢板桩,语气坚定:“廖伯您放心,等我们工程干完,大堤不仅复绿,洪水也不怕了!”

中交广州航道局承建的佛山顺德水道护岸工程全长6.8公里,项目通过构筑灌注桩、旋喷桩、竖钢板桩结合的直立式护岸与抛石护岸工艺,构建起多层次的堤岸防护体系。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流域防洪排涝能力,为沿岸十多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实屏障。然而,这个为堤岸植入“钢筋铁骨”的守护工程,从开工起就面临着复杂地质条件的严峻考验。

371011316

顺德水道沿岸30%的区域分布着深厚软土层,最厚处达12米,地下水位高,土层含水量超过40%。更棘手的是,临江地质长期受江水冲刷浸泡,土质以粉质黏土和粉细砂为主,土壤渗透性高、流动性大,给基础加固施工带来极大挑战。

“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施工,就像在豆腐上盖房子。”项目技术负责人拿着勘察图纸眉头紧锁。高压旋喷桩作为护岸工程的重要基础工序,承担着加固软基的关键作用,然而在最初试桩阶段,问题就暴露出来。传统高压旋喷机施工时,水泥浆在高渗透性土壤中大量流失,跑浆、漏浆现象严重。在硬粘土层中,高压射流难以充分切割土体,固化剂与土壤拌合不均,导致成桩直径忽大忽小。“必须打破传统工艺的局限!”潘庆杰在技术攻坚会上斩钉截铁地说道。针对旋喷桩施工难题,项目部迅速成立党员技术攻坚组,一场与复杂地质问题的较量就此展开。

攻坚组通过现场勘察发现,传统高压旋喷桩钻头不具备搅拌功能,是导致复杂土质成桩效果差的关键症结。“高压射流在硬土层中穿透力不足,在软土层中又扩散过快,必须找到让固化剂与土壤均匀混合的方法。”技术负责人莫志芳提出了思路。

受船舶螺旋桨推进原理启发,团队萌生了在钻头上加装搅拌叶片的想法。经过反复测算,设计出“半搅拌式高压旋喷桩钻头”的方案,在高压旋喷桩机喷头两侧焊接2个钢质搅拌叶片,随钻杆旋转时对喷头周围的土壤进行原位搅拌。莫志芳一边展示设计图纸,一边介绍道:“搅拌叶片先破坏土体结构,减少高压射流阻力,让固化剂能更均匀地与土壤拌合,形成稳定的固体。”

在龙翔段旋喷桩施工中,半搅拌式高压旋喷桩钻头首次“上岗”。随着钻机轰鸣声响起,安装了特制叶片的钻头缓缓钻进土层,叶片旋转搅拌形成的螺旋水流清晰可见,高压水泥浆通过喷孔均匀喷射,与被搅拌松散的土壤充分混合,施工效果远超传统工艺。

442344179

这项技术创新还带动了施工模式的全面变革。项目部将“半搅拌式高压旋喷桩施工工法”与BIM技术深度融合,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根据不同区段土质特点提前规划钻头类型和施工参数,实现“一段一策”的精准施工模式。通过优化施工参数,单桩施工效率提升近40%,水泥浆消耗量减少20%。

夕阳下,顺德水道岸边的施工有序推进。从钻头革新到智能监测,顺德水道项目部以科技创新破解复杂地质施工难题,为堤岸植入了“钢筋铁骨”。如今,一条坚固美观的生态护岸正逐渐延展,即将成为守护城市河道安澜的可靠屏障。

(中交广航局顺德水道项目部 刘玲)


关键词: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