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公众参与的科普创新生态
- 香港卫视网
- 2025-04-19 16:48:43
-
收藏
近期,“貉口普查”项目正在筹备2025年的志愿者领队招募和培训工作。作为公众参与科学的典型案例,“貉口普查”项目以“公民科学”的组织形式开展,对上海出现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貉开展了同步调查。自2022年启动以来,项目已持续3年,科研效率与科普效益颇为显著。2024年,该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十佳公民参与案例;2025年,该项目获得科普专项资助。
近年来,公众参与科学成为促进科技界与公众互动交流的新形态。
公众参与科学呈现出多项显著特征。一是多元主体各司其职、密切协作,高效推动科学研究。就“貉口普查”项目而言,跨行业志愿者在科研团队的专业指导下参与调查,仅用2个晚上就完成了传统科研团队两个半月工作量的数据采集,有效消除了由于调查周期长而出现的生物群体迁入迁出、生存状态发生变化等带来的时空误差。二是通过搭建多方平等对话平台,形成多元协商共治,增强了公众的科学决策话语权。三是形成“政策优化—公众教育—行为改变”的良性循环,志愿者可以通过参与科学实践促进知识内化。
公众参与科学对公众端和科研端均产生积极影响。公众通过沉浸式参与科研,打破了自身对科学的认知壁垒,科学由此变得更加有趣。科研端则在降本增效的同时,形成了需求响应机制,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公众的认知盲点与兴趣点,有利于构建需求导向的科普供给体系。
21世纪以来,作为一种科普的新形态,公众参与科学已获广泛认可,并在欧美科学界发展较为成熟。相比之下,这种形式在我国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且其应用主要集中在生态学领域,在天文学、心理认知等领域还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为此,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科普法为契机,围绕“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目标,应推动更多公众参与科学项目,并让大众了解相关信息。可以探索开发科研众包数字平台,由科研团队引导公众参与或根据公众需求策划科研选题。同时,应倡导建立政府支持、基金会或企业赞助等多方投入的保障体系。通过降低科研参与门槛、提升公众的科研参与度,最终形成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科学价值多向转化的开放式科研科普生态,彰显科普工作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
相关推荐
朱婷两战43分 为球队进入决赛立下汗马功劳
推荐 2019/04/18西安奔驰女车主和西安利之星达成换车补偿等和解协议
推荐 2019/04/17“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消费者维权不该这么难!
推荐 2019/04/15人脸识别,取件“潮”起来 消费者:刷脸行 但镜头高够不着
推荐 2019/04/12乘电梯还要“左行右立”吗?如何乘梯才更安全?
推荐 2019/04/11热门资讯 日 周 总
中新健康丨上班族“久坐伤肉” 中医专家给出运动建议
健康 2025/04/19国家药监局召开药品网络销售平台企业合规指导工作会
健康 2025/04/19全球首个亿量级草药基因编码天然多样性成分库在蓉发布
健康 2025/04/19杭州目前已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2300余家
健康 2025/04/19如何缓解“春困”?医生“支招”
健康 2025/04/19澳门将办“绿色公众日”活动 鼓励市民环保生活
节目 2019/03/26抖音多闪精准推荐多位“好友” 博士生起诉抖音、多闪侵犯隐私权
节目 2019/03/25香港科学园举办大型创科招聘会 60秒求职擂台现场面试
节目 2019/03/13中国原创赛事高山定点滑雪公开赛总决赛落幕
节目 2019/03/12首例斑狐猴三胞胎正式与游客见面
节目 2019/03/07- 构筑公众参与的科普创新生态2025-04-19
-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首台主泵完成吊装2025-04-19
- 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2025-04-19
- 《2025年数字社会发展工作要点》印发2025-04-19
- 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 促进自动驾驶行稳致远2025-04-19
- 机器人马拉松:人类的想象力在奔跑2025-04-19
- 中新健康丨上班族“久坐伤肉” 中医专家给2025-04-19
- 国家药监局召开药品网络销售平台企业合规指2025-04-19
- 全球首个亿量级草药基因编码天然多样性成分2025-04-19
- 杭州目前已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2300余家2025-04-19
- 如何缓解“春困”?医生“支招”2025-04-19
- 血友病诊疗技术进步让“玻璃人”看到长寿希2025-04-19
- 最新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工作时间超10小2025-04-19
- 双奖加冕!爱康成中国大陆首家获“亚洲医疗2025-04-19
- 优化罕见病药品准入机制 4岁患儿在沪成功2025-04-19
- 上海计划用三年让AED配置率达到每10万人1002025-04-19
- 专家:肥胖可以毁掉健康,对女性而言尤其如2025-04-19
- 心理健康蓝皮书:短视频高强度使用与抑郁和2025-04-19
- 一位印度科学家的中国“追梦路”2025-04-19
- 心理健康蓝皮书:短视频高强度使用与抑郁和2025-04-19
- 一位印度科学家的中国“追梦路”2025-04-19
- 血管里的斑块或可缩小甚至消失?逆转的关键2025-04-19
- 智慧病理发展论坛在渝举行 专家学者共话AI2025-04-19
- 晒太阳会致癌?吃大蒜能防癌?专家解答2025-04-19
- 国家医保局:按病种付费基本实现全覆盖2025-04-19
- 为何要修订优化医用耗材医保通用名?国家医2025-04-19
- 中疾控专家:近年来我国麻疹、风疹处于低水2025-04-19
- 中新健康|专家提醒:肺癌防治早筛是关键2025-04-19
- 教育工作者走进北京经开区 探索生物医药创2025-04-19
- 国产生物制剂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提供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