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动对健康益处最大?最新研究的答案是……
- 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 2025-08-16 19:05:57
-
收藏
近日,来自 CARDIA(Coronary Artery Risk Development in Young Adults,年轻人冠状动脉风险的发展)研究的最新结果显示,在心血管事件发生前长达12年的时间里,个体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水平就已经呈下降趋势,且在发病后与健康对照的差距依然存在。
这种趋势提醒我们,运动水平的变化并非线性——持续保持较高活动量的人,长期获益最大;而活动量逐渐下降的人,其心血管风险会显著增加。这意味着,单纯关注某一时段的运动表现,可能低估了累积效应和行为轨迹对健康的深远作用。
那我们该如何在一生中科学安排体力活动,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风险?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运动对心血管健康的具体影响。
持续 vs 中断运动,
对心脏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把一生的运动水平画成一条曲线,有些人从年轻到年老始终保持高位,有些人则在中年悄悄下滑,还有人中途才开始“补课”。到底哪种轨迹更利于心脏?
一项汇总了22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超过80万人随访数据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给出了答案:与始终低活动水平的人相比,那些在成年期持续保持高水平体力活动的人,全因死亡风险下降约29%(不同研究范围为约20%~40%),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下降约27%(范围约 30%~40%);而在中年才开始增加活动量的人,同样能获益,全因死亡风险降低约23%,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约18%。不同研究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趋势一致——越早开始并坚持越久,获益越大。
生命历程研究同样给出了长期证据。在多国队列分析中,长期活跃人群的冠心病和中风风险显著低于活动量不足者;即使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活动水平不高,但成年后逐步增加运动,也能显著改善血压、血糖、血脂和炎症等多项心血管代谢指标,并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自主神经调节,减轻心脏工作负荷。这些变化不仅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还可能降低心脏负担。
反之,那些原本活跃、后来活动量逐渐下降的人,未能延续早年的保护效应,心血管获益明显缩水。这印证了一个核心观点:运动不能断档,短期的高水平无法替代长期的积累。
及时调整恢复运动习惯,
也能为心脏赢得机会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往往被视为人生健康曲线上的“分水岭”,但它并不一定意味着运动生涯的终结。相反,科学证据显示,在这一关键节点上调整和恢复运动习惯,依然能为心脏赢得宝贵的机会。
一项基于韩国全国性队列、纳入超过1.3万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研究发现,那些在发病前后都保持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的人,未来心血管事件风险比始终不活跃者降低了13%;而发病前不活跃、但在诊断后开始规律参与 MVPA的人,风险也下降了9%。这意味着,即便是晚些起步,运动依然能在二级预防中发挥显著作用。
与此同时,CARDIA研究的长期随访提醒我们,心血管事件并非运动能力下降的起点。事实上,许多患者在发病前长达12年的时间里,体力活动水平已呈持续下滑趋势。这表明,最佳的干预窗口可能远早于诊断时刻,早期识别运动量的减少并采取措施,或许能延缓甚至避免疾病的发生。
当然,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来说,康复期运动必须个体化——从低强度开始,逐渐过渡到中高强度,并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调整频率与强度。这不仅是为了降低再次事件的风险,也是为了在安全的前提下重建体能,让心脏重新适应活跃的生活节奏。
短时高强度活动,
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当除了在关键节点抓住反转机会,日常生活中还有另一种更容易坚持的方式——哪怕是很短暂的高强度活动,也可能带来惊人的收益。
当我们谈论锻炼时,脑海里往往浮现的是去健身房、跑一小时步、骑行几十公里。但对很多人来说,长时间运动并不容易坚持。近期一项基于英国生物银行、利用加速度计测量的研究,为这些人提供了另一种选择——零碎的高强度活动(VILPA)。
研究将这种形式定义为日常生活中以极高强度完成的短暂活动,比如快速爬楼、提重物或快步赶路。结果显示,在平时很少锻炼的人群中,如果女性平均每天积累约3.4分钟的 VILPA,其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了45%,心力衰竭风险下降67%;男性在相同条件下的风险下降幅度分别为17%和38%。
这些短时高强度活动的优势在于,不需要额外的时间成本,却能显著提高心肺适能、改善血管功能。生命历程研究也提示,即便是零散的体力活动,只要强度足够、能形成累积效应,同样有助于降低心血管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VILPA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在女性中更为显著,提示未来的公共健康指南在制定运动建议时,或许需要更细分的性别化策略。
从生命历程中的长期坚持,到疾病后的关键逆转,再到日常零碎的高强度活动,这些研究不断提醒我们——运动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生的习惯。它的价值,不在于某一次的“爆发”,而在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积累。无论你此刻处在健康曲线的哪个阶段,是意气风发的青年,还是经历过病痛的中老年,只要现在动起来,都不算晚。
关键词:
相关推荐
富智康集团(02038)8月15日斥资547.64万港元回购35.6万股 时讯
推荐 2025/08/15热门:半年销售140.9万辆创历史新高,吉利汽车上调全年目标至300万辆
推荐 2025/08/15净值波动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有多大?|观点
推荐 2025/08/15焦点观察:港股生物技术股逆市走高,派格生物医药大涨近30%
推荐 2025/08/15京东重磅发布:3567亿元,远超市场预期!外卖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骑手超15万人_焦点热文
推荐 2025/08/14热门资讯 日 周 总
胃肠不适、晒伤多发?中医支招健康过“三伏”
健康 2025/08/13防汛关键期,如何安全避险?
健康 2025/08/13立秋养生贵在“收”
健康 2025/08/13国家卫健委:警惕“秋老虎”和换季健康谣言,养生莫信“偏方”
健康 2025/08/13中国医师协会以岭关爱医师健康专项基金2025医师节关爱医师座谈会在烟台举行
健康 2025/08/13澳门将办“绿色公众日”活动 鼓励市民环保生活
节目 2019/03/26抖音多闪精准推荐多位“好友” 博士生起诉抖音、多闪侵犯隐私权
节目 2019/03/25香港科学园举办大型创科招聘会 60秒求职擂台现场面试
节目 2019/03/13中国原创赛事高山定点滑雪公开赛总决赛落幕
节目 2019/03/12首例斑狐猴三胞胎正式与游客见面
节目 2019/03/07- 如何运动对健康益处最大?最新研究的答案是2025-08-16
- 曾经日落而息,如今彻夜狂欢!我国夜经济正2025-08-16
- 火车学生票优惠新规出台 优惠次数怎么算?2025-08-16
- 南海热带低压将于24小时内生成 海南要求渔2025-08-16
-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维也纳到重庆,垃圾焚2025-08-16
- 7月民航运输规模创历史新高 全行业完成运2025-08-16
- 开馆两年仍用“样片”遭质疑,赤峰博物院等2025-08-16
-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西藏考古六十年:2025-08-16
- 《南京照相馆》领跑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2025-08-16
- 长8792米!我国首条穿越贺兰山铁路隧道贯通2025-08-16
- 登机牌变景区“入场券” 山东“票根+”串2025-08-16
- 打造合作2.0版 澜湄合作冀开启新的黄金10年2025-08-16
- 安徽双墩遗址揭秘7300年前先民“日记本”2025-08-16
- 投资基金时如何理解风险溢价的意义? 焦点2025-08-16
- 2025年8月16日长沙马王堆农产品股份有限公2025-08-16
- 2025年锂亚电池题材,这些公司值得关注!(2025-08-16
- 【独家焦点】如何在期货交易中进行有效的止2025-08-16
- 快资讯丨基因疗法+超声波:奥尔特曼看上的2025-08-16
- 电影博物馆门前看露天电影,“海派ZIKAWEI2025-08-16
- 赛力斯:控股子公司收购金康动力少数股东股2025-08-16
- 西藏药业上半年净利5.67亿元,同比下降8.96%2025-08-15
- 焦点热文:康众医疗:拟2000万元参股仁筵信2025-08-15
- 多家投行下调应用材料目标价2025-08-15
- 富智康集团(02038)8月15日斥资547.64万港元2025-08-15
- 讯息:华新燃气集团同辉生物质能源公司将畜2025-08-15
- A股龙虎榜 | 川环科技20%涨停创新高,深2025-08-15
- 关注医疗产业,Index Ventures再创发展新篇章2025-08-15
- 热门:半年销售140.9万辆创历史新高,吉利汽2025-08-15
- 净值波动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有多大?|观点2025-08-15
- 大行评级|瑞银:上调恒隆地产目标价至9.6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