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交响佳作如何更多被听见 全国业内名家学者沪上共话新时代音乐创作高质量发展
- 香港卫视网
- 2025-07-29 17:20:44
-
收藏
“真正优秀的交响乐得走进人民心里,融入世界文化——不是关起门来孤芳自赏,而是让广大听众一听就懂。”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主席叶小钢认为,中国交响乐在西方技术上已做得很好,现在更要创作出让中外听众“一想到就有旋律涌进脑海”的作品——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才是有生命力的艺术。
今年4月12日至5月28日在上海举办的“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既要演好西方经典,更要演好中国自己的作品。展演汇聚中国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民族乐团等10家全国优秀乐团,奉献20场高水准音乐会,全面展示新时代中国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发展成果,助推优秀音乐作品和人才蓬勃涌现。
让真正入心入脑的作品“不只演一次就压箱底”
叶小钢以犀利视角点破当下交响乐创作瓶颈:“近40年来,中国音乐家在作品的风格探索性上已无愧于历史,但我们需要留下像《梁祝》《黄河》这样真正入心入脑的作品。”他坦言近期评审新作时感受到的遗憾——概念化、技术老化或过度复杂化的倾向,与广大观众的需求形成错位。叶小钢更是以自身经历揭示行业痛点——他2005年创作《大地之歌》时,有一个乐章因过度追求节奏的实验性,遭指挥家余隆直言“考指挥”,直到十年后上海交响乐团录制该作时,尽管乐团水平技术高超能把作品录下来,但也让叶小钢进一步思考:今天的交响乐如何在技术上无懈可击,又能让老百姓听得懂,还能在音乐史上有地位?
如何让当代中国交响曲佳作被更多人听见?中国音协副主席、哈尔滨音乐学院原院长杨燕迪提出“保留曲目机制”的破局之道。他以俄罗斯音乐崛起为例:“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现在能占据全球乐团曲库核心,关键在于通过舞台实践完成经典化。”杨燕迪呼吁,建立中国交响乐保留曲目库,推动改革开放以来的优秀作品进入常态化演出体系,不让叶小钢、陈其钢、谭盾等人的优秀作品“只演一次就压箱底”。
中国交响乐团通过实践响应这一理念。据副团长尹波介绍,国交新乐季推出四部重磅委约作品: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交响乐团牵头联合14家交响乐团共同委约作曲家周龙创作交响曲《大乐同和》;与故宫博物院联合委约作曲家唐建平创作交响音画《故宫》《第三交响曲——献给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以黄河文化为题材委约作曲家张千一写下交响诗画《碛口》;复排叶小钢上世纪80年代的成名作《地平线》。“传播的关键在于反复演,联合十几家乐团分摊委约成本,单部作品可以至少巡演20场。”尹波表示,多团联合委约模式,破解了单团演出频次受限的困境。
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脉,焕新作品当代生命力
“新时代的音乐创作要在敬畏传统中寻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度挖掘中华优秀音乐文化的基因密码,激活其现代生命力,用新表达承载中国价值。”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以实践印证理念。该团创排的《海上生民乐》赴海外巡演40余场,外国观众评价其“融合东西方、连接过去与未来”。2024年,上海民族乐团携手腾讯音乐打造了全国第一台由AI创作的国乐音乐会《零·壹|中国色》,以传统中国色为主轴并由AI进行音乐生成,再由演奏家进行二度创作,把算法转换为充满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艺术表达。《零·壹|中国色》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破圈传播——数字专辑收获6600万的总曝光量,相关词条微博热搜突破4300万。
上海爱乐乐团驻团作曲龚天鹏的人生历程,也是对艺术向新而生的生动注脚。这位90后直言:“写音乐首先要真诚,真诚表达远胜技术包装,要知道中外听众听音乐时,在乎的是刹那间的感动和震撼。当我在创作主旋律作品时,其实也是在释放我本质的灵魂,这也是最令我自豪的一件事。”
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诗原认为高质量交响音乐创作需具备三要素:复杂性,即使是动听的音乐在技术上也可以是复杂的;戏剧性,依托构建作品的冲突性体现思辨精神,以表达新时代伟大的精神内涵;中国性,既包括在内容和音乐风格上体现民族性,更需中国作曲家群体在思想观念与技巧上有所创新,为中国音乐自主知识体系奠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周湘林补充了交响乐创作的“三个面向”坐标:面向现代化需借新技术重构表达,面向世界要在本土基因与全球共识中寻求融合并勇于创新,面向未来则要探索虚拟现实、跨界融合的新可能。
以东方意蕴讲好中国故事,架起人类共通的情感桥梁
如何提升中国交响乐作品的海外影响力?“中国交响乐应追求与国际乐坛的共振性,而非简单展示差异性。”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指出核心矛盾:莫扎特、贝多芬作品被中国乐团频繁演奏,但中国作品鲜少进入国外乐团常规乐季。“上交委约的新作《中国厨房》就以享誉世界的中国饮食文化为切口,以期降低未来海外传播时的文化隔阂;我们也曾努力推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中国作品进入国际音乐比赛的指定曲目,让海外音乐人通过演奏理解中国。”
多位从业者都指出,新时代的音乐创作须具备鲜明的“中国美学精神”,以独特的东方意蕴讲好中国故事,用音乐架起人类共通的情感桥梁,使中国音乐真正成为沟通心灵、凝聚共识的世界语言。当《海上生民乐》的东方韵律引发西方观众“想去中国看看”的向往——这些实践印证着座谈会的前瞻洞察:中国音乐的全球传播,正在从“差异展示”迈向“价值共鸣”。
关键词:
相关推荐
朱婷两战43分 为球队进入决赛立下汗马功劳
推荐 2019/04/18西安奔驰女车主和西安利之星达成换车补偿等和解协议
推荐 2019/04/17“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消费者维权不该这么难!
推荐 2019/04/15人脸识别,取件“潮”起来 消费者:刷脸行 但镜头高够不着
推荐 2019/04/12乘电梯还要“左行右立”吗?如何乘梯才更安全?
推荐 2019/04/11热门资讯 日 周 总
世界人口日|年龄不是衡量生育的唯一指标,科学的生育指导尤为必要
健康 2025/07/17首个澳门注册上市创新中药!以岭药业芪防鼻通片添“新身份”
健康 2025/07/17腾讯健康与康美药业达成战略合作,科技创新为中医药现代化提速
健康 2025/07/17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细胞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召开
健康 2025/07/1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醒:警惕“网红医生”,三伏贴治疗要去正规医疗机构
健康 2025/07/17澳门将办“绿色公众日”活动 鼓励市民环保生活
节目 2019/03/26抖音多闪精准推荐多位“好友” 博士生起诉抖音、多闪侵犯隐私权
节目 2019/03/25香港科学园举办大型创科招聘会 60秒求职擂台现场面试
节目 2019/03/13中国原创赛事高山定点滑雪公开赛总决赛落幕
节目 2019/03/12首例斑狐猴三胞胎正式与游客见面
节目 2019/03/07- 当代中国交响佳作如何更多被听见 全国业内2025-07-29
-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舞蹈无声却振聋发2025-07-29
- 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鼓楼那些事儿》在2025-07-29
- “凡人英雄”就这样破屏而出 “手持镜+纪2025-07-29
- 爱奇艺“大片计划”重磅电影项目《1840》开2025-07-29
- 冲破盗墓剧迷雾 文保剧破土新生2025-07-29
- 俄罗斯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将来华巡演2025-07-29
- 冲破盗墓剧迷雾 文保剧破土新生2025-07-29
- “倪郝”组合横空出世!倪大红郝云单曲《半2025-07-29
- 陈佩斯携《戏台》回归银幕 京产京味喜剧带2025-07-29
- 启动世界级品牌升级,联合国《世界生态》品2025-07-29
- AI驱动城市产业新生态——沈阳人工智能产业2025-07-28
- “全球首发”“中国首秀”彰显人工智能向“2025-07-28
- 海河流域潮白河洪水预警升级为黄色,请注意2025-07-28
- 软件业质效提升迎机遇2025-07-28
- 头部纷纷绑定大模型 智能摄像头加速迭代2025-07-28
- 绿色算力“算”出发展新机遇2025-07-28
- 从“月壤砖”到“月球房”,还需这三步2025-07-28
- 中国科学院发布“磐石·科学基础大模型”2025-07-28
- 新华全媒+|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感受科技2025-07-28
- 海河流域滦河发生2025年第1号洪水 为今年2025-07-28
- 时刻热情微笑、情绪饱满 一些劳动者被过度2025-07-28
- 中国科技期刊如何迈向“世界一流”?2025-07-28
- 华北东北地区华东等地有较强降雨 关中四川2025-07-28
- 北京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局地6小时累计雨量2025-07-28
- 因降雨预警 北京市郊铁路列车调整运营2025-07-28
- 暴雨预警再升级!北京平谷密云怀柔延庆四区2025-07-28
- 山西局地强降雨多发频发重发 多举措防范当2025-07-28
- 气温越高伊蚊传播病毒就越活跃吗?专家解释2025-07-28
- 最高45℃!敦煌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