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把握新技术应用创造的就业机会
- 香港卫视网
- 2025-03-25 11:46:10
-
收藏
这样的部署,旨在利用劳动密集型产业稳定就业的同时,积极适应新技术应用对劳动者就业的挑战,提升劳动者素养,增强新兴产业就业吸纳能力,鼓励新型就业形态,为我国破解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
过去一年,我国稳就业成效可圈可点。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3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提振了发展信心。
新兴产业的出现与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升级与融合,正在培育新的职业序列,推动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等行业蓬勃发展,催生大量新兴岗位。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春招首周,全国招聘需求环比增长219%,低空经济、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人才需求均同比增长。
要正确认识新技术对就业市场的影响,需跳出“机器换人”的线性思维。当下,一些劳动者就业虽然面临挑战,但也拥有新的机会。新技术应用和产业升级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算法虽然可以替代程序化劳动,但也推动了劳动力向更高价值领域流动。可以说,人类劳动的价值尤其是智力劳动的价值,不仅不会被忽视,反而会得到进一步认可和强化。
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也将催生出“人机协同师”“算法伦理顾问”“数字人IP运营师”“虚拟场景架构师”等新兴职业。与此同时,情感协同、跨文化沟通、复杂决策等“人类专属能力”价值被重新评估,那些能够提供“情绪价值”“文化价值”的非遗创新顾问、国潮文创设计师、城市记忆规划师等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新岗位会应运而生。
进一步来看,新技术应用也将重构资本和劳动的组合方式,一些企业的组织形态从传统的科层制向网络协同制转变,基于任务完成的灵活就业岗位不断涌现,从而形成高质量的零工经济。“任务协作”或将成为新的就业形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动态的任务供需匹配网络成为就业市场的一部分,为“统筹好新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相关部门不妨根据就业形态变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适应灵活就业形态,让零工经济生机勃勃。
新技术应用对当下就业市场构成挑战,但同时也在重构就业市场。要让就业市场持续暖意融融,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足人力资源供给,需要各方再加把劲。坚定信心,顺势而为制定好协调产业和就业的政策,有助于广大劳动者平稳完成新旧岗位转换,形成“新技术应用—产业升级—高质量就业”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相关推荐
朱婷两战43分 为球队进入决赛立下汗马功劳
推荐 2019/04/18西安奔驰女车主和西安利之星达成换车补偿等和解协议
推荐 2019/04/17“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消费者维权不该这么难!
推荐 2019/04/15人脸识别,取件“潮”起来 消费者:刷脸行 但镜头高够不着
推荐 2019/04/12乘电梯还要“左行右立”吗?如何乘梯才更安全?
推荐 2019/04/11热门资讯 日 周 总
三亚打造“中医药+康养旅游”新名片
健康 2025/03/18减重科开诊 医生帮你避开减肥误区
健康 2025/03/18人工智能赋能阿尔茨海默症早筛 助力科学早期干预
健康 2025/03/18重庆大学发布“智慧医疗大脑”和“未来AI医院”建设方案
健康 2025/03/18报告: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平均睡眠时长为7.06—7.18小时
健康 2025/03/18澳门将办“绿色公众日”活动 鼓励市民环保生活
节目 2019/03/26抖音多闪精准推荐多位“好友” 博士生起诉抖音、多闪侵犯隐私权
节目 2019/03/25香港科学园举办大型创科招聘会 60秒求职擂台现场面试
节目 2019/03/13中国原创赛事高山定点滑雪公开赛总决赛落幕
节目 2019/03/12首例斑狐猴三胞胎正式与游客见面
节目 2019/03/07- 主动把握新技术应用创造的就业机会2025-03-25
-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行政2025-03-25
- 3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788元 下2025-03-25
- 进厂旅游火出圈 供需困局求善解2025-03-25
- 中国新一批通关便利化举措施行 带来哪些变2025-03-25
- 今年楼市“小阳春”缘何提前?2025-03-25
- 达能首席执行官盛睿安: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2025-03-25
- 金融价值观|政策红利与超大市场共振 外企2025-03-25
- 20多年间,博鳌与论坛共成长2025-03-25
- 关注首发经济|国潮等东方美学为何成为青年2025-03-25
- “AI+消费”如何打开新空间(评论员观察)2025-03-25
- 我国钢铁行业加快转型升级2025-03-25
- 新高、扩大、升级……透过关键词看外企坚定2025-03-25
- 司法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就《保障中小2025-03-25
- 80多位外企高管齐聚北京:合作创新、共创未2025-03-25
- 宁夏发布全国首例网货生产供应中心建设团体2025-03-25
- 第112届全国糖酒会将启 “首发经济”升温2025-03-25
- (经济观察)跨国企业高管看到了哪些中国新2025-03-25
- 中国首口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井开2025-03-25
- 中国央行调整MLF操作方式 不再有统一中标2025-03-25
- (经济观察)多位中国财经高官释放积极信号2025-03-25
- 上交所:打造“中国品牌”指数体系2025-03-25
- 中国北方多地出现沙尘污染 主要污染物为PM102025-03-24
- 8小时之外“休而不息”,劳动者离线权如何2025-03-24
- 预付式消费乱象丛生 消费者如何避坑2025-03-24
- 婚姻登记从跨省通办到全国通办,意味着什么2025-03-24
- 揭秘“先学后付”套路:只上了五节课,背上2025-03-24
- 张文宏“不占年轻人位置” 获赞点在哪?2025-03-24
- 用餐时劝阻吸烟被怼 室内禁烟不能只靠“孤2025-03-24
- 在社交平台花钱把工作“外包”,靠谱吗?202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