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3公里的河,为何返工3次治了5年?
- 香港卫视网
- 2025-03-24 18:54:33
-
收藏
江苏扬州邗江区在治理河道时,不一味求快、不搞形象工程,统筹群众诉求与水系治理,开明河、铺暗管、筑水坝,一系列工程有效提升水质、减少水患,真正实现水清岸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编 者
春日晴好,尚桥冲水清景美,河畔草长莺飞。
一大早,55岁的江苏扬州市民孙书民,站在一处亲水平台上伸伸胳膊直直腰,一边晨练一边欣赏沿河美景。“不知不觉间,这条河真是越来越美了。”孙书民说。
尚桥冲,这条位于扬州市邗江区内的河道,全长约3.3公里,横贯维扬经济开发区,周边分布着近200家企业及10多个居民区,多年来污水直排、河道淤积。此前,周边居民不堪忍受、投诉不断。2019年,扬州市将尚桥冲作为水环境治理重点问题督办。
同年,有着多年治河经验的邗江区住建局市政设施管理处副处长陈津津,调任维扬经济开发区规建局副局长,牵头治理这条“龙须沟”。“河怎么治?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复杂。”陈津津说,规建局、水利局、经发局,开了数不清的协商会。
一条3公里的河,前后返工3次,治理5年,难在哪?
快和慢
既要保证整治效果,又要减少对群众生活影响
对于群众投诉的问题,有个立竿见影的办法:抽干河水、清运淤泥,再注入清水。“这个办法就像做一台‘手术’,只需半年就可改头换面,成本也不高。”陈津津说。
说干就干。规建局规划了300米长的“先导段”,先行先试。可真正干起来,就发现了其中问题——河道成了大工地,居民、企业员工出行受影响,而且破坏了河床生态系统,植被无法存活。
“我们重新‘会诊’、调整思路,改为‘微创手术’加‘中药慢调’。”陈津津说,新方案采取“分段生态清淤”,每隔300米为一段,运输船开到河道中打捞淤泥外运。这个办法费时费力,成本高了3倍、时间多了2倍,但好处明显——对生活和出行基本没影响,85%的河床植被可以保留下来。
淤泥清理了,黑臭水体怎么办?时任邗江区水利局副局长朱宏根很快就要退休了,但他还是当仁不让站好最后一班岗,顶着烈日实地勘察好几周,贡献出一个好点子:在上游新建活水通道,放进清水,在下游连通排污管道,排出污水;利用上下游间10米高差,修建4级滚水坝,让水慢慢流淌、渐渐循环。不知不觉间,水质好转了。
显和隐
要有看得见的方便,更要干看不见的实事
群众投诉的问题解决后,为了让居民共享治水成果,同时也呈现治理成效,维扬经开区决定在水面新建一条亲水走廊、改造一条岸上环线,并建设几个亲水平台,同步提升绿化景观。
这个工程造价600万元,方案刚公示,就有居民在多个平台上提出质疑:与其搞点花花草草,不如多干些实事,解决河道汛期倒灌更紧迫。
原来,新建活水通道后,上游水位提升了,高过周边10多户居民家的排水口位置,到汛期可能会倒灌淹水。接替朱宏根的邗江区水利局副局长高丽娥和陈津津带队,一家一家走访摸排,发现只要在上游新建一座节制闸,再将居民家的排水口抬升50厘米左右,就能解决问题。
办法有了,但钱从哪来?亲水走廊和绿化景观,是看得见的工作成效,也能为市民提供方便。但远处的节制闸和河道中的排水口,是看不见的民心工程。预算有限的前提下,“经开区管委会没有犹豫,当即拍板。”陈津津说,钱从600万元里出,先把倒灌问题解决了。
由于经费压缩,亲水走廊没有开建,只是利用原有路面,提升了岸上环线,并在水面开阔处新建了几个亲水平台,让居民们也能有健身、锻炼的地方——共享治水成果的初衷没变。虽然没有原先设想中那么“有面儿”,但谁不说它美呢?
近和远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时间来到2021年,此时尚桥冲整治取得一定成效。照理说,各家单位治水的干部,是不是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我们干了这么多年,主要是在治标。”陈津津说,这些直排的口子暂时都堵住了,但谁能保证几年后不会再反复?“治本”的工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在市、区支持下,维扬经开区争取到一笔中央奖补资金,加上区里补贴一部分和自筹一部分,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一场区域性、领域性治理的硬仗,开始了。
陈津津这样描绘日常工作:沿着排口一路溯源,进企业、进小区,看问题出在什么点位。硬件上,和住建部门一起,从市政管网主动脉,到各家各户毛细血管,一条一档、逐步推进,全部疏通清堵或修理更新,改造雨污分流管网、新建阳台纳管;软件上,和经发局一起,走破脚皮、磨破嘴皮,千方百计地引导企业升级环保设施、进行生产技术改造,近50家“小散乱污”企业先后关停,150多家提档升级。
“直到2024年底,河道治理才告一段落。在这期间,维扬经开区管委会换了三任领导,水利局、经发局分别更换了具体负责同志。有人走、有人来,始终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陈津津说。
现在,尚桥冲河水水质得到改善,治涝能力提升300%,生物多样性增加27种。
关键词:
相关推荐
朱婷两战43分 为球队进入决赛立下汗马功劳
推荐 2019/04/18西安奔驰女车主和西安利之星达成换车补偿等和解协议
推荐 2019/04/17“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消费者维权不该这么难!
推荐 2019/04/15人脸识别,取件“潮”起来 消费者:刷脸行 但镜头高够不着
推荐 2019/04/12乘电梯还要“左行右立”吗?如何乘梯才更安全?
推荐 2019/04/11热门资讯 日 周 总
三亚打造“中医药+康养旅游”新名片
健康 2025/03/18减重科开诊 医生帮你避开减肥误区
健康 2025/03/18人工智能赋能阿尔茨海默症早筛 助力科学早期干预
健康 2025/03/18重庆大学发布“智慧医疗大脑”和“未来AI医院”建设方案
健康 2025/03/18报告: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平均睡眠时长为7.06—7.18小时
健康 2025/03/18澳门将办“绿色公众日”活动 鼓励市民环保生活
节目 2019/03/26抖音多闪精准推荐多位“好友” 博士生起诉抖音、多闪侵犯隐私权
节目 2019/03/25香港科学园举办大型创科招聘会 60秒求职擂台现场面试
节目 2019/03/13中国原创赛事高山定点滑雪公开赛总决赛落幕
节目 2019/03/12首例斑狐猴三胞胎正式与游客见面
节目 2019/03/07- 一条3公里的河,为何返工3次治了5年?2025-03-24
- 未来三天北京多大风 今天最高气温21℃阵风2025-03-24
- 厚衣服先别收!气温将反转 本周多地降温或2025-03-24
- “00后整顿亲戚圈”成热梗 怎样的相处才是2025-03-24
- 120调度员4分钟电话指导,救回16天呛奶窒息2025-03-24
- (神州写真)春茶争“鲜”上市 年轻人热衷2025-03-24
- 多地迎“春日”活动热潮 都藏着哪些传统文2025-03-24
- 西北华北地区多大风沙尘天气 全国大部地区2025-03-24
- 带火全村!“漂流小孩哥”被扒出“调皮黑历2025-03-24
- 酒后在小区挪车,算酒驾吗?2025-03-24
- 暨南大学召开会议缅怀饶芃子教授并庆祝其散2025-03-24
- 高质量发展图景下的新疆治水实践2025-03-24
- 世界气象日访气象专家:AI成为天气预报好帮2025-03-24
- 多地春茶开启采摘热潮 茶园“智慧大脑”增2025-03-24
- 【在希望的田野上】各地抢抓农时 有序推进2025-03-24
- 京城燃起“塔城热”:塔城特色文化交流推介2025-03-24
- 新疆将迎来雨雪降温天气2025-03-24
- 气象灾害如何未卜先知?甘肃构早期预警体系2025-03-24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2025-03-24
- 当中医“遇见”人工智能:不错过风 也不盲2025-03-24
- 广州南沙发布“青出于南”英才汇聚行动计划2025-03-24
- 职工休年休假期间工资如何发放?人社部解答2025-03-24
- 全国体育场地进入“3.0”时代!校园、家门2025-03-24
- 广西北海古老螺钿技艺焕新生2025-03-24
- 新疆兵团:特色农业“种”出乡村振兴好“钱2025-03-24
- 高中生吸电子烟长达4年,最多包里藏10多支2025-03-24
- 江苏扬州2025鉴真樱花季开幕 樱花盛开宛如2025-03-24
- 天津市发布海上大风蓝色预警信号2025-03-24
- 防范AI侵权:谨慎调用摄像头权限 遇事主动2025-03-24
- 新一股冷空气蓄势待发 专家:此次降温有两202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