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从“跑起来”到“用得上”还要多久?
- 来源:经济参考报
- 2025-08-18 15:58:47
-
收藏
技术突破:
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加油!加油!”大会现场,宇树科技展台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助威呐喊声不断传出——人群中央的拳台之上,两个佩戴头盔、拳套的人形机器人出拳凌厉迅猛、回旋踢行云流水,被击倒后迅速起身,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惊呼。
“升级后的G1格斗款人形机器人采用最新一代技术。”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说,机器人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进一步提升,出拳速度更快、力道更大、动作更丝滑。
穿梭在大会现场,各类人形机器人展品令人目不暇接。在家庭场景中,星海图新款机器人吸引观众驻足。随着一句“请收拾一下床铺”的指令,机器人在随意布局的场景中自如移动,精准智能地把床铺好。
“我们自研的端到端模型可以实现从图像、自然语言指令到全身23个自由度关节的执行和控制,让智能体验更加触手可及。”星海图市场高级经理张宇佳说。
多家零部件企业也带来了最新产品,如覆盖机器人“手足关节”的六维力传感器、高灵敏度的柔性电子皮肤、让机器人获得全面环境信息的视觉产品……核心零部件的突破,让人形机器人更加“类人”。
从2023年《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出台,到今年“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政策推动下,作为具身智能的最典型形态,我国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实现了从稳定行走到动态奔跑等关键技术能力的跨越,推动具身智能从“实验室技术”迈向“规模化应用”。
需求牵引:
从实验室加快走向市场
替代人工在风险环境中进行化学品定期取样,进入超市、药店执行取货、物品递送等工作,在家政康养、安保巡检等场景中解放人力……大会上展示的种种应用场景,展现出人形机器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产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说,去年还以技术原型展示为主,今年已有多家企业实现小批量交付,市场需求从概念验证转向实际采购。
一直深耕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今年凭借技术底蕴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人形机器人一旦实现全面突破,发展空间将远超工业机器人;企业都担心,如果现在不做技术储备自己会落后。”新松公司品牌与文化管理中心总经理哈恩晶说。
记者在优必选展台看到,智能制造场景下,几台人形机器人正在协同完成分拣、搬运等任务。该公司机器人已在国内多家新能源车厂积累近20个月的实训经验。
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介绍,20台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即将批量进入东风柳汽工厂的生产线,“目前人形机器人平均生产效率仅相当于人的30%至40%,预计到2027年年初可提升至80%左右。”
如果说工业是人形机器人能较快规模化应用的场景,那么,走进家庭服务个人,则是很多企业追求的长远目标。
北京加速进化公司已向全球用户交付数百台人形机器人,主要用于机器人足球赛事和教育普及,通过踢球全面训练机器人的运动、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同时培养开发者生态,为未来在家庭场景的深度应用开发积累技术支撑。
业内人士表示,资本和舆论的热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的估值和商业化进度有所出入,拔高了社会公众对人形机器人能力的认知和预期。不过,大部分人仍认为,人形机器人市场的“过热”状态在当下利大于弊。
“人形机器人发展几十年来一直处于科研范畴,近两年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资本和人才涌入这一赛道,也在推动整个行业加快前进。”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灵宝CASBOT创始人兼董事长张正涛说。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医工交叉研究所所长徐光华表示,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突破,还能外溢到其他机器人和服务场景中,带动整个机器人产业及相关行业发展。
保持耐心:
大规模商用还需一定时间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预计,2045年后,我国在用人形机器人超过1亿台,进入各行业领域,整机市场规模可达约10万亿元级别。
尽管前景广阔,但当前人形机器人仍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距离真正实现“实用化、好用化”,还需一定时间,行业期望资本和社会给予足够的耐心。
北京加速进化公司副总裁赵维晨说:“进展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快。预计3年内,家用人形机器人可以实现对话、遛狗、取快递等简单的交互陪伴;5到10年后,能够做家务、做饭、搀扶老人的通用机器人才能真正落地。”
技术层面,人形机器人由本体、负责运动控制的“小脑”和负责感知决策的“大脑”构成。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本体与“小脑”方面的技术仍需迭代,但已取得一定进展,“大脑”则是制约发展的明显短板。
徐光华认为,3至5年内,特定场景和产品形态会逐渐成熟,产生一批点上应用;5至10年后,出现具备泛化能力和大规模商用的人形机器人;10至15年后,人形机器人将对社会形态产生很大影响。
“如果哪天我们在场馆里看到一个机器人走来走去,随意和机器人说一句话它就能帮我们干一些事情,才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临界点。”王兴兴说。
相较传统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拥有更强的人机交互和情感交流能力,用户对产品的安全性要求更高,导致产品软硬件复杂度高、成本高。
徐晓兰认为,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引导供应链国产化,推动规模化量产降本;另一方面要发展模块化、标准化设计,降低定制化生产成本,逐步实现性能达标、成本可控、安全稳定。
部分受访专家也建议,采取“以推广应用促进产品提升”的发展路线,通过“先用起来”让产品“更好用”,再带动“更多应用”,进而实现“生态拓展”。此外,积极探索推广人形机器人租赁服务,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应用模式。
关键词:
相关推荐
联明股份:联明集团计划减持不超过约762.76万股-速看
推荐 2025/08/18保险合同中免责条款应如何理解? 今日快看
推荐 2025/08/18163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获融资净买入 每日观察
推荐 2025/08/18创业板公司融资余额五连增 其间累计增加163.18亿元_前沿资讯
推荐 2025/08/18户用储能上市龙头企业,值得关注(2025/8/15)
推荐 2025/08/18热门资讯 日 周 总
胃肠不适、晒伤多发?中医支招健康过“三伏”
健康 2025/08/13防汛关键期,如何安全避险?
健康 2025/08/13立秋养生贵在“收”
健康 2025/08/13国家卫健委:警惕“秋老虎”和换季健康谣言,养生莫信“偏方”
健康 2025/08/13中国医师协会以岭关爱医师健康专项基金2025医师节关爱医师座谈会在烟台举行
健康 2025/08/13澳门将办“绿色公众日”活动 鼓励市民环保生活
节目 2019/03/26抖音多闪精准推荐多位“好友” 博士生起诉抖音、多闪侵犯隐私权
节目 2019/03/25香港科学园举办大型创科招聘会 60秒求职擂台现场面试
节目 2019/03/13中国原创赛事高山定点滑雪公开赛总决赛落幕
节目 2019/03/12首例斑狐猴三胞胎正式与游客见面
节目 2019/03/07- 人形机器人:从“跑起来”到“用得上”还要2025-08-18
- 每日视讯:蓝盾光电上半年净利转亏 2020上2025-08-18
- 联明股份:联明集团计划减持不超过约762.762025-08-18
- 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电子航道图绘制完成2025-08-18
- 前沿赛道竞相破土 未来产业拔节生长2025-08-18
- 清凉需求撬动空调产品“热消费”2025-08-18
- 首个人形机器人“百米飞人”诞生2025-08-18
- 秀我中国|机器人自由搏击决赛“拳拳到铁”2025-08-18
- 能拆会跳!安徽自研机器人斩获金银奖牌2025-08-18
-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二十八号B星02星2025-08-18
- 秀我中国|来,和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冠军队踢2025-08-18
- 康佳集团正式成为华润集团旗下业务单元2025-08-18
- 首个人形机器人“百米飞人”诞生2025-08-18
- 依迪高調查:濕疹患者五成每年復發五次以上2025-08-18
- 8月18日上海市场螺旋管午盘价格稳_速讯2025-08-18
- 保险合同中免责条款应如何理解? 今日快看2025-08-18
- 中微子能源与数字生态的完美结合:Holger-T2025-08-18
- 影响保险的投保金额的因素有哪些?2025-08-18
- 163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获融资净买入 2025-08-18
- 基金投资与股票投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025-08-18
- 《老板难》唱响黄河畔,卢俊卿天九共享郑州2025-08-18
- 创业板公司融资余额五连增 其间累计增加162025-08-18
- 投资者在基金投资中如何保持理性?_聚看点2025-08-18
- 焦点快报!金融活水入山林 “沉睡”资源变2025-08-18
- 户用储能上市龙头企业,值得关注(2025/8/15)2025-08-18
- 深圳机场三跑道完成空管设备飞行校验|焦点2025-08-18
- 深圳市森眠伙伴玩具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025-08-18
-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进入业绩披露期 关注绩2025-08-17
- 每日热点:宇树科技在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2025-08-17
- 煤焦化上市公司龙头有哪些?(2025/8/15)-2025-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