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爱】人口红利→人才红利,这项国之大计何以改变中国?
- 香港卫视网
- 2024-10-03 19:18:19
-
收藏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教育焕新发展的75周年。75年以来,我国教育普及率大幅提升,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如今正向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奋斗目标迈进。教育这项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深刻改变新中国面貌。
资料图:支教老师正在给小学生上课。朱柳融 摄
从知识到理念,这项国之大计提升了全民素质。
“没上学,命运掌握不在自己手上。”
热播电视剧《山海情》中,西海固闽宁村小学白校长追车阻止学生辍学去福建打工的一幕,牵动着荧屏前观众的心。
近年来,展现基础教育重要性的影视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不断走进公众视野。《山海情》中,闽宁对口扶贫援助派出支教队伍进行教育扶贫,感人的支教故事不胜枚举;《山花烂漫时》中,“燃灯校长”张桂梅为创建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高,东奔西走筹办经费与支持,帮助大山贫困女孩重返校园,实现人生价值……
这些故事里,有千千万万个人民教师的缩影,也是党和国家重视基础教育的鲜活体现。
从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全覆盖并日益健全,到“特岗计划”为中西部乡村学校补充优质师资;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10多年不低于4%,到全国2895个县级行政单位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由小及大,由点及面,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支撑下,教育普及率实打实地提升起来了。2023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1.1%、95.7%、91.8%;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在校生分别为1.6亿人、4542万人,是1949年的6.4倍、103倍。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八成以上人口是文盲,到如今国民素质迈上一个又一个台阶,“知识就是力量”“读书改变命运”的理念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教育的力量显而易见,又深刻隽永。
资料图:初中生在课间休息时打篮球。中新社记者 刘新 摄
从提量到重质,这项国之大计惠及了百姓生活。
经过75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2023年,全国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有2.91亿学历教育在校生,专任教师1891.8万人。
75年以来,既有量的提升,也有质的飞跃。党和国家直击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一批有力又有效的政策支持,让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不断叠加。
“课间时间10分钟,拖堂5分钟,提前上课2分钟。”从前,学生们下了课打球、跳绳、踢键子,现如今在一些学校,本该充满活力与欢笑的校园变得静悄悄。
减负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针对“课间圈养”问题,教育部及各地教育部门多次表态,保障并延长“课间十分钟”,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导向。如今,教育不再是一“智”独秀,德智体美劳全面协同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从“小切口”到“大视野”,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惠及百姓方方面面。
持续开展“双减”工作,学生们得以轻装上阵;推进免试就近入学、划片规范入学、阳光监督入学,有效抑制了“择校热”;推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学位服务的比例超过95%,保障城乡受教育权平等……
与此同时,职业教育让学生们不再只能走一条路,学生成长成才的通道更加广阔。我国坚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不同禀赋、不同发展兴趣的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多样化成才。
资料图:高校为学生打造先进科研平台。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从利民到强国,这项国之大计夯实了国家发展。
“去大胆质疑,去亲自求证,也许这个体系,注定在等一个机械发光领域的门外汉来实现。”
周锦宇,2021年“最美大学生”,兰州大学2020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他曾在实验中偶然发现,具有高对称晶体结构的稀土材料在力的作用下竟然发光了。导师张加驰的话以及实验室中发现的一丝微光,让他激动不已。历经18个月的研究论证,他在高对称应力发光材料及其力光转换机理的研究方面取得创新突破,在SCI一区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篇。
“科研报国是每一个科研人的梦想,做科研就应瞄准国家需求,在科研的路上努力实现从‘从0到1’的突破。”像周锦宇一样,新一代中国青年正奋力攀登科研高峰。一项项大国工程的突破,都离不开从高等教育孕育而来的关键技术。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层次人才培养步伐加快,我国步入人口红利加速转向人才红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2023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刚刚超过8年提高至11.05年,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均位居全球首位。
此外,中国教育“朋友圈”正不断扩大。75年以来,更全方位、更多层次、更宽领域、更加主动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新格局正加快形成,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教育对外开放的辐射力也正在凸显,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国留学生作为中外交流的“民间使者”,将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传遍海外;赴华学习的外国学生,成为中华文化、“China Travel”的“野生代言人”。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途,离不开无数高素质人才,离不开教育这项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正为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实国家富强之基,发挥出更强大、更深远的意义。(完)
关键词:
相关推荐
朱婷两战43分 为球队进入决赛立下汗马功劳
推荐 2019/04/18西安奔驰女车主和西安利之星达成换车补偿等和解协议
推荐 2019/04/17“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消费者维权不该这么难!
推荐 2019/04/15人脸识别,取件“潮”起来 消费者:刷脸行 但镜头高够不着
推荐 2019/04/12乘电梯还要“左行右立”吗?如何乘梯才更安全?
推荐 2019/04/11热门资讯 日 周 总
癌症早期筛查有多重要? 这些知识你不可不知
健康 2019/04/18著名香料龙涎香是香料还是药材?如何分辨它?
健康 2019/04/18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二代宝宝”出生了
健康 2019/04/16你知道吗?脚板上有五大强身穴
健康 2019/04/16女性经常饮茶可保护骨密度 降低骨折风险
健康 2019/04/15澳门将办“绿色公众日”活动 鼓励市民环保生活
节目 2019/03/26抖音多闪精准推荐多位“好友” 博士生起诉抖音、多闪侵犯隐私权
节目 2019/03/25香港科学园举办大型创科招聘会 60秒求职擂台现场面试
节目 2019/03/13中国原创赛事高山定点滑雪公开赛总决赛落幕
节目 2019/03/12首例斑狐猴三胞胎正式与游客见面
节目 2019/03/07- 【清澈的爱】人口红利→人才红利,这项国之2024-10-03
- 中国游,有了更多“打开方式”2024-10-03
- 贵州“村超”球场变非遗“秀场”2024-10-03
- 浙江打造“新中式”游多元业态 展现传统文2024-10-03
- (中国新貌)共富路上,中国残疾人的生活新2024-10-03
- 台风“山陀儿”继续影响台湾岛 中东部大部2024-10-03
- (中国新貌)西安巷弄里奏响西洋乐 传递浪2024-10-03
- 台风“山陀儿”影响台湾等地2024-10-03
- “痛包”风靡年轻群体 带火潮玩消费2024-10-03
- 超八成受访青年认为维持深度社交有必要2024-10-03
- 谁是年轻人的主要倾诉求助对象 调查显示好2024-10-03
- 国庆假期 杭州“风景义线”点亮“浪漫西湖2024-10-03
- 中老跨境货物列车检车员:昔日戍边卫国 如2024-10-03
- 台风“山陀儿”已于10月3日13时前后在台湾2024-10-03
- 甘肃甘州:民众站“C位”尽享“City”生活2024-10-03
- 国庆假期 杭州“风景义线”点亮“浪漫西湖2024-10-03
- 中老跨境货物列车检车员:昔日戍边卫国 如2024-10-03
- 台风“山陀儿”已于10月3日13时前后在台湾2024-10-03
- 甘肃甘州:民众站“C位”尽享“City”生活2024-10-03
- 从长江救人到志愿服务 新疆青年以善良和责2024-10-03
- 乘警刘威威:在列车上绽放别样青春2024-10-03
- 法国艺术家手绘陆游诗:一场跨时空的文艺对2024-10-03
- “世界最长年节”贵州水族端节“年味”浓2024-10-03
- 欢度国庆 乐享假日2024-10-03
- 浙江象山国风游园会促文旅消费 文化聚起乡2024-10-03
- 非遗献礼祖国华诞 浙江瑞安展现“百工之乡2024-10-03
- (身边的变化)年轻人“进村热”折射浙江乡2024-10-03
- 勇立潮頭大灣區|“南沙造”以“芯晨大海”2024-10-03
- 三十六年匠心智造一双好鞋,奥康“舒适之履2024-10-03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202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