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艾比湖湿地生态守护者:多年守护见证万羽归巢
- 香港卫视网
- 2025-07-07 18:09:22
-
收藏
清晨9点,高文家背起望远镜,独自走上艾比湖鸟岛的巡护小道。就在30多年前,这里因连续干旱几乎成了“白色荒漠”;如今,芦苇摇曳、鸟鸣再现,重现生机。
作为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岛林业管护站的站长,高文家每天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查看新近冒出的芦苇和鸟类巢穴。这些不起眼的变化,正是这片湿地悄然复苏的信号,也是他和同事们十余年生态修复的亲历与见证。
航拍艾比湖湿地。(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守护与责任的起点
艾比湖位于新疆精河县城以北35公里处;西与北疆铁路精河到阿拉山口段相邻,向北行35公里,即到阿拉山口;东为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也是干旱区珍贵的湿地生态系统。艾比湖像一道天然屏障,有效阻挡阿拉山口强劲的风沙侵袭,减缓荒漠化进程,保护周边农田和居民区。
2012年,高文家来到鸟岛林业管护站工作。彼时的艾比湖,水域面积逐年缩小,湖边芦苇渐稀,盐碱地裸露。曾经有着“鸟类天堂”美誉的艾比湖,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那时候,站里只有几个人,一年四季最多的活就是巡湖、清点鸟类、记录植被。”高文家回忆,“有时候,看着一大块芦苇地干枯,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作为管护站的年轻成员,他慢慢意识到,守护艾比湖,不能只靠简单的巡查和记录,更需要科学的生态修复和试验。
危机下的生态警钟
“刚去艾比湖湿地工作时,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让湿地恢复生机,从哪些方面入手。”高文家说。
当时,由于上游灌溉用水量增加,入湖水量锐减,湖泊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1200多平方公里,缩减到不足400平方公里。湖水盐度升高,生态系统面临严重威胁。
“最明显的变化,是鸟类种类和数量的减少。”高文家说,白鹤、黑鹳、天鹅等珍稀鸟类,曾在这里繁衍生息,但随着湿地萎缩,鸟岛上的鸟巢越来越稀疏,甚至一些曾经常见的鸟类也几乎销声匿迹。
高文家在湿地巡查。受访者供图
盐碱化问题更让高文家忧心。湖区原本的芦苇、柽柳、苦豆子等耐盐碱植物逐渐退化,裸露出湖底沙土。“风一刮就顺着风力形成沙尘暴,越刮越远。”
科学与坚守的湿地试验
2007年,艾比湖湿地被正式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文家所在的鸟岛林业管护站,成为区内生态修复和试验的“前沿阵地”。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专项资金,支持湿地修复、植被恢复等工作。
“我们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试着把芦苇、柽柳等原生植物种回去。”高文家和同事们顶着烈日,挖沟种植芦苇苗。由于土壤盐碱度高,成活率极低。第一年,2000株芦苇苗,存活的不到200株。
“那时候很沮丧,但也逼着我们去找原因。”高文家说,为了适应高盐环境,他们开始尝试本地品种的选育,并引进更耐盐碱的柽柳、红柳、沙拐枣等灌木。与此同时,他们还与新疆林科院、塔里木大学合作,探索盐碱地的改良办法和灌溉技术。
植被试验并非一帆风顺。高文家和同事们发现,单纯依靠引种很难改变土壤环境。为此,他们尝试挖设小型引水渠,引入外源淡水,降低表层盐分,还利用地膜覆盖、沙障等方式,减少蒸发量,让土壤保持一定湿度。
“最难忘的是连续三年干旱,芦苇几乎全军覆没。”高文家说,但他们没有放弃,继续摸索。后来,随着上游生态补水的逐步实施,湖区水位回升,芦苇和灌木的成活率大大提高。
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七十年来,新疆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近年来,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取得历史性进步。以艾比湖为例,十多年来,这片湿地的生态修复成效尤为显著,湖区水域面积稳定在400-600平方公里,湿地植被覆盖率从不足20%提升到35%以上。芦苇、柽柳、芨芨草等本地植物恢复生长,大片盐碱地披上绿色新衣。
最让高文家欣慰的是鸟类数量和品种的回升。根据管护站近三年的监测数据,艾比湖湿地鸟类种数已恢复到200多种,候鸟迁徙高峰期,成千上万只赤麻鸭、天鹅、红嘴鸥在湖面翱翔。消失多年的白鹤、黑鹳也再次现身。
近二十年来,新疆加强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广节水灌溉,避免对湿地水源的过度利用。同时,划定湿地保护区,开展湿地恢复工程,严格限制湿地周边的开发活动。
特别是塔里木河经过25年的综合治理,下游的植被面积从2000年的830多平方公里增加到2023年的1790多平方公里。不仅植被增多,植物种类也从治理前的7种增加到26种。以前难得见到的水鸟和黄羊等野生动物,也重新回到这里。
高文家和同事一起观察湿地鸟类动态。受访者供图
艾比湖湿地的变化,也是新疆生态改善的生动例子,反映了新疆湿地整体向好的趋势。同时,高家湖湿地、昌吉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博斯腾湖和赛里木湖等,也通过科学管理和生态修复,水质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从干旱盐碱化蔓延到湿地重现生机的巨大转变,艾比湖湿地的生态修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生态保护进步的缩影,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
相关推荐
朱婷两战43分 为球队进入决赛立下汗马功劳
推荐 2019/04/18西安奔驰女车主和西安利之星达成换车补偿等和解协议
推荐 2019/04/17“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消费者维权不该这么难!
推荐 2019/04/15人脸识别,取件“潮”起来 消费者:刷脸行 但镜头高够不着
推荐 2019/04/12乘电梯还要“左行右立”吗?如何乘梯才更安全?
推荐 2019/04/11热门资讯 日 周 总
国家卫健委:通过无偿献血证小程序共办理跨省异地血费减免的申请上万例
健康 2025/06/18山西出台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新规 28项举措促发展
健康 2025/06/18冰淇淋中加中药,真有养生功能?
健康 2025/06/18手上这根“刺”拔不得!不当处理会越长越多
健康 2025/06/18这6个动作真的很伤膝盖 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健康 2025/06/18澳门将办“绿色公众日”活动 鼓励市民环保生活
节目 2019/03/26抖音多闪精准推荐多位“好友” 博士生起诉抖音、多闪侵犯隐私权
节目 2019/03/25香港科学园举办大型创科招聘会 60秒求职擂台现场面试
节目 2019/03/13中国原创赛事高山定点滑雪公开赛总决赛落幕
节目 2019/03/12首例斑狐猴三胞胎正式与游客见面
节目 2019/03/07- 新疆艾比湖湿地生态守护者:多年守护见证万2025-07-07
- 福建调整防台风应急响应为Ⅳ级2025-07-07
- 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 南京举办多项纪念活动2025-07-07
- 中国出台首个行政区划代码管理领域部门规章2025-07-07
- 大范围闷热天气持续,还要热多久?2025-07-07
- 重庆成全国首个“新车上牌一件事”改革省级2025-07-07
- 南海台风看似“平平无奇”影响不容小觑 |2025-07-07
- 从“进得来”到“留得住有发展”:拓宽家政2025-07-07
- 丝丝“凉意”彰显民生“温度”!暖心服务应2025-07-07
- 何以中国丨中国节气·小暑2025-07-07
- 交通运输部调度多省区 强化极端天气防范应2025-07-07
- “流量”变“增量” 江西庐山深耕“流量经2025-07-07
- 全国信息通信技术能手南京角逐“星匠师”大2025-07-07
- 河南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强对流)Ⅳ级应急响2025-07-07
- “丹娜丝”即将登陆浙闽沿海 水利部门全力2025-07-07
- 福建宁化:稻种生“金”促振兴2025-07-07
- “丹娜丝”已影响浙江沿海:逾4200艘商船锚2025-07-07
- 新疆兵团:生态循环农业走出乡村振兴新“稻2025-07-07
- 台风“丹娜丝”渐近 浙江多地列车停运船舶2025-07-07
- 牧鞭换锄头 土专家+新农人绘就河套新图景2025-07-07
- (乡村行·看振兴)内蒙古东北乡村激活“花2025-07-07
- 企业联盟破解新港人创业困局 深港资源整合2025-07-04
- 一“Pet”无忧,重新定义人宠健康和谐新生态2025-07-03
- 从黑土地到钱塘江,“黑土优品”全面开启进2025-07-02
- 《百链启航|中港区块链巨头盛夏会师启德 2025-07-02
- 一片陳皮,百年匠心2025-07-02
- 鹏城低空公益培训教育部白名单赛事,引领低2025-07-01
- 西北五省驻港企业及社团举行升旗仪式 共同2025-07-01
- 老字号焕发新活力,中博会搭建产业升级大舞2025-06-30
- 中国“双飞人”商标入选广东省重点商标保护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