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博鳌)“具身智能”时代,机遇多还是挑战大?
- 香港卫视网
- 2025-03-28 11:58:32
-
收藏
“未来十年,全球机器人数量将超越人类。”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表示,人工智能从虚拟迈向现实的过程中,机器人的能力越来越强,无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家庭机器人,它们都能帮助人类完成大量任务。同时,机器人价格将不断降低,最终成为人类的“延伸”,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生产效率的提升。
在中山大学教授、鹏城实验室多智能体与具身智能研究所所长林倞看来,具身智能产业链条长,涉及上游研发、供应链、生产制造及应用部署,为各行各业带来诸多机遇。随着产业升级,大量相关岗位将涌现,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星海图(北京)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许华哲认为,具身智能技术的普及将极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例如,未来机器人可以提供普惠性的家庭服务,如按摩、照护等,而成本将远低于人工服务。同时,具身智能还能承担重复性工作,使人类有更多时间探索个人兴趣、丰富精神世界。挑战:就业冲击与公平难题
尽管机遇巨大,具身智能的发展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朱旭峰认为,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一种利用能源节约人力的工具,类似于汽车、飞机等技术革新。然而,不同于过去的机械设备,人工智能节省的不仅是体力,更是脑力。这一变化可能导致部分产业转型,部分传统岗位消失,从而引发就业结构调整的阵痛。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公平性问题亦备受关注。贝宝(PayPal)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邱寒表示,当前顶级人工智能技术仍属稀缺资源,主要掌握在少数大型科技企业手中,导致普通人难以公平享受技术红利。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也指出,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人群可能因此形成竞争优势,加剧社会不平等。因此,如何构建公平的技术赋能机制,确保人工智能惠及每个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共存之道:适应与保障并重
面对AI技术的迅速发展,专家们建议普通人积极适应变化,同时社会也应提供相应保障。
林倞说,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促使人们调整自身能力,适应新的工作方式。他建议教育体系应跟随技术进步进行调整,以帮助人们掌握与人工智能共存所需的技能。他注意到,中国一些大学已在调整学科结构,以匹配未来社会的技能需求。
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张亚勤建议大家提升两种智慧——一种是创造新技术、新工具的智慧,另外一种是怎么使用创造物,利用他们为人类服务的智慧。这意味着人们需要主动学习如何适应和驾驭新技术,而不是被动接受变化。
经济学家马光远则提醒,在推进科技发展的同时,社会应关注普通人的福祉。他认为,业界不应让AI完全取代人类的部分独特职业,如娱乐、艺术等。此外,政府需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应对AI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科技的温暖应体现在对普通人的普惠,而非让大众感到恐慌。”马光远说,有关各方当下就需重视和研究相关课题。
关键词:
相关推荐
朱婷两战43分 为球队进入决赛立下汗马功劳
推荐 2019/04/18西安奔驰女车主和西安利之星达成换车补偿等和解协议
推荐 2019/04/17“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消费者维权不该这么难!
推荐 2019/04/15人脸识别,取件“潮”起来 消费者:刷脸行 但镜头高够不着
推荐 2019/04/12乘电梯还要“左行右立”吗?如何乘梯才更安全?
推荐 2019/04/11热门资讯 日 周 总
三亚打造“中医药+康养旅游”新名片
健康 2025/03/18减重科开诊 医生帮你避开减肥误区
健康 2025/03/18人工智能赋能阿尔茨海默症早筛 助力科学早期干预
健康 2025/03/18重庆大学发布“智慧医疗大脑”和“未来AI医院”建设方案
健康 2025/03/18报告: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平均睡眠时长为7.06—7.18小时
健康 2025/03/18澳门将办“绿色公众日”活动 鼓励市民环保生活
节目 2019/03/26抖音多闪精准推荐多位“好友” 博士生起诉抖音、多闪侵犯隐私权
节目 2019/03/25香港科学园举办大型创科招聘会 60秒求职擂台现场面试
节目 2019/03/13中国原创赛事高山定点滑雪公开赛总决赛落幕
节目 2019/03/12首例斑狐猴三胞胎正式与游客见面
节目 2019/03/07- (聚焦博鳌)“具身智能”时代,机遇多还是2025-03-28
- 1至2月中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0.1%2025-03-28
- (聚焦博鳌)专访毕马威中国副主席:中国AI2025-03-28
- (聚焦博鳌)从亚洲到世界:博鳌为全球提供2025-03-28
- 500余名建筑领域专家学者在广州交流建筑安2025-03-28
- 夏航季吉林加密9个千万级机场航班2025-03-28
- 2024年云南省内机场开通航线640条、通航点12025-03-28
-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2025-03-28
- 41家会计师事务所已为339家上市公司出具财2025-03-28
- 中国(蚌埠)传感谷获批设立省级留学人员创2025-03-28
- 中国工信部全面开放“企业创新积分制”服务2025-03-28
- 中国商务部回应跨国公司高管“访华潮”2025-03-28
- 市场监管总局:加快建设公示系统升级版2025-03-28
- 中国氢能运输实现从20兆帕到30兆帕的跨越2025-03-28
- 甘肃西固化工园区向“新”而变的“千亿雄心2025-03-28
- 中广核电力去年上网电量达2272.84亿千瓦时2025-03-28
- (聚焦博鳌)跨境电商崛起 各界盼解“成长2025-03-28
- 吉林整合多方资源打通农村物流服务2025-03-28
- 3月28日起哈铁增开动车组列车 保障旅客雪2025-03-28
- 重庆巴南签约一批低空经济重点项目 打造西2025-03-28
- 多只港股消费股业绩出炉 消费板块走强2025-03-28
- 商务部:中美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2025-03-28
- 新疆“巴扎”人气旺 成区域经济发展“新引2025-03-28
- A股化学原料板块持续走强2025-03-28
- 马光远:面对AI带来的就业冲击不要只说“明2025-03-28
- AI相助,政务服务跑出“智能加速度”2025-03-28
- 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发布2025-03-28
- 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延寿使用2025-03-28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发布十项重大科技成果2025-03-28
- 新华全媒+|机器人家族再添新成员!天工2.0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