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中华民族的图腾》新书分享会在中国考古博物馆举办
- 香港卫视网
- 2025-07-07 19:45:14
-
收藏
《龙·中华民族的图腾》新书分享会在中国考古博物馆举办。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作为中国考古博物馆2024年龙年特展“龙·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的图录,《龙·中华民族的图腾》新书精心编排为“龙出东方”“龙行天下”“龙泽四海”三大篇章,分别追溯龙文化起源、展现龙形象演变、阐释龙文化影响,通过110余件国宝级文物的高清图版与专业解读,以考古实证系统梳理中国八千年龙形象的演进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历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援致辞指出,《龙·中华民族的图腾》新书出版,这是一次对中华文明根脉的深情回望,更是一次对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龙的形象跨越八千年,始终与中华文明同频共振,见证着多元一体的民族融合、生生不息的文化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张国春表示,《龙·中华民族的图腾》新书面世,可以说是将龙年特展用书面的形式保留呈现,不论是广大观众,还是专业学者,都能从中感受到中华龙文化的魅力。
《龙·中华民族的图腾》新书分享会在中国考古博物馆举办,图为新书封面。中国考古博物馆 供图
作为新书出版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冀祥德介绍说,《龙·中华民族的图腾》新书收录龙年特展的110余件国宝级文物,并配上拍摄精美图片,部分文物还配以精心绘制的文物线图,精彩呈现出中华龙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刻内涵。
在分享和交流互动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王震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时,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主任袁广阔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李志鹏等专家学者,围绕龙文化的历史演变、文化内涵及其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意义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从不同角度解读龙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带领公众共同领略中国龙文化的魅力与风采。
《龙·中华民族的图腾》新书分享会在中国考古博物馆举办,公众踊跃提问。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他们认为,《龙·中华民族的图腾》以考古实证勾勒出中国龙形象的发展与演变脉络,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刘国祥研究员主持新书分享会表示,中国考古博物馆2024龙年特展虽已落幕,但通过线上形式已实现“展览永不落幕”的愿景。中国考古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始终秉持“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龙·中华民族的图腾》出版,正是该馆活化文物、传承文明的又一重要实践。
关键词:
相关推荐
朱婷两战43分 为球队进入决赛立下汗马功劳
推荐 2019/04/18西安奔驰女车主和西安利之星达成换车补偿等和解协议
推荐 2019/04/17“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消费者维权不该这么难!
推荐 2019/04/15人脸识别,取件“潮”起来 消费者:刷脸行 但镜头高够不着
推荐 2019/04/12乘电梯还要“左行右立”吗?如何乘梯才更安全?
推荐 2019/04/11热门资讯 日 周 总
国家卫健委:通过无偿献血证小程序共办理跨省异地血费减免的申请上万例
健康 2025/06/18山西出台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新规 28项举措促发展
健康 2025/06/18冰淇淋中加中药,真有养生功能?
健康 2025/06/18手上这根“刺”拔不得!不当处理会越长越多
健康 2025/06/18这6个动作真的很伤膝盖 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健康 2025/06/18澳门将办“绿色公众日”活动 鼓励市民环保生活
节目 2019/03/26抖音多闪精准推荐多位“好友” 博士生起诉抖音、多闪侵犯隐私权
节目 2019/03/25香港科学园举办大型创科招聘会 60秒求职擂台现场面试
节目 2019/03/13中国原创赛事高山定点滑雪公开赛总决赛落幕
节目 2019/03/12首例斑狐猴三胞胎正式与游客见面
节目 2019/03/07- 《龙·中华民族的图腾》新书分享会在中国考2025-07-07
- 700余中俄青少年齐聚牡丹江开展文化艺术交流2025-07-07
- 全国村舞落幕 沉浸式乡土风物体验引万人参2025-07-07
- 粤语音乐剧《大状王》北京首演在即 加场开2025-07-07
- 捡到身份证怎么办?律师:交给公安机关最稳2025-07-07
- 首部潮剧数字电影《东吴郡主》研讨会在京举2025-07-07
- “良渚文明的五重奏”国风系列动画短视频全2025-07-07
- 瑞典童话IP《长袜子皮皮》来华首展2025-07-07
- 广东结束防风Ⅳ级应急响应2025-07-07
- 台湾姑娘的襄阳“慢时光”:从咖啡馆骑行出2025-07-07
- 新疆艾比湖湿地生态守护者:多年守护见证万2025-07-07
- 福建调整防台风应急响应为Ⅳ级2025-07-07
- 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 南京举办多项纪念活动2025-07-07
- 中国出台首个行政区划代码管理领域部门规章2025-07-07
- 大范围闷热天气持续,还要热多久?2025-07-07
- 重庆成全国首个“新车上牌一件事”改革省级2025-07-07
- 南海台风看似“平平无奇”影响不容小觑 |2025-07-07
- 从“进得来”到“留得住有发展”:拓宽家政2025-07-07
- 丝丝“凉意”彰显民生“温度”!暖心服务应2025-07-07
- 何以中国丨中国节气·小暑2025-07-07
- 交通运输部调度多省区 强化极端天气防范应2025-07-07
- “流量”变“增量” 江西庐山深耕“流量经2025-07-07
- 全国信息通信技术能手南京角逐“星匠师”大2025-07-07
- 河南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强对流)Ⅳ级应急响2025-07-07
- “丹娜丝”即将登陆浙闽沿海 水利部门全力2025-07-07
- 福建宁化:稻种生“金”促振兴2025-07-07
- “丹娜丝”已影响浙江沿海:逾4200艘商船锚2025-07-07
- 新疆兵团:生态循环农业走出乡村振兴新“稻2025-07-07
- 台风“丹娜丝”渐近 浙江多地列车停运船舶2025-07-07
- 牧鞭换锄头 土专家+新农人绘就河套新图景2025-07-07